大家好啊,好久不见了。距离上次在这公众号写东西,还是在去年元旦呢。时间过得很快啊,不知不觉中一年就过去了。在这一年里也发生过许多事情,最重要的莫过于跳(优)槽(化)到一家新的公司,从一个的小团队,再到现在互联网公司。小团队和公司内项目组还是有很大的不同,刚开始还是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,许多事情还是要自己慢慢去探索和适应。
唠完嗑后,按照惯例每年都要分享点东西,沉淀一下知识。加入新公司最重要的两个项目,一个是动态漫的视频,另一个就是《触年夜》的春晚视频。动态漫感觉还是不太成熟拿不出手。而这次的春晚视频,我是全程参与其中,从中还是了解到,是如何从零开始策划一个春晚视频。
背景
12月初,项目组里的老大,拉了几个人去聊天,说想要办一个属于我们自己APP的拜年祭,问我们有没有时间能够完成,虽然时间有点紧,但感觉还是能够完成的。于是我们就开始头脑风暴,想有什么类型节目可以做。然后发布招募文,寻找公司里有各种能力的人参与这项策划。然而因为不同项目组里的人,都有自己的工作,而且这策划还在起步,并没有看到的一点成果,所以并没有人主动参与-。-
之后老大因为一些更重要的事情,就溜了。总策划就交给了我的组长。
落实(看菜吃饭)
组长就接手后,看到我们的初步节目表后,认为剩下一个月多点的时间,是没办法产出那么多节目(结果也是如此),用组长的话说,只能看菜吃饭了。于是删减了许多节目,根据每个人的时间和能力,分配制作的任务。然后使用公司现成的音乐PV视频,充当每个节目间的文娱节目。就这样就确定最终的视频的节目表。然后根据节目表,组长制作出任务看板,这样整个策划终于开始跑起来了
执行
一
刚开始视频的主要制作人员,只有我和一个负责新媒体的同事。
我原本要需要两档节目的视频,以及主持人音频剪辑,和最后成片的包装。而我正式开始制作是从元旦放假后开始,虽然制作难度没有动态漫那么难,但是每档节目都至少要一个星期,时间还是很紧的。而且在这期间,之前还没确定好的呈现形式的节目,最终还是归由我这边制作。这也导致我没有很好正确评估最终完成工作的时间,这在节目上线前一个星期,发现没有时间完成片头片尾以及主持人音频剪辑,只能临时找到隔壁组的人,临时帮忙救火。
二
这次视频的主持人,是由公司的IP形象担当,采用Live2D技术形式进行动捕,配音就由公司内招募而来。执行过程中,因为要负责最后的动捕视频的音视频剪辑,但动捕最终呈现是怎么样,需要进行什么修改,并没有人知道,心里没有底。虽然后来这部分工作给了其他人,但之后如果还遇到类似情况,一定要提前尝试,走一个流程,摸清楚状况,才能做到心里有数。

别人输出到的透明底动捕视频,只有18分钟就已经那么大了
三
文娱节目因为是使用现成的视频,只需要向视频的作者取得授权,收集好视频就好了,不需要制作就很舒服了,但是这也遇到了问题。其中的一个视频里,使用到了某手游的角色形象,虽然是同人作品,但是版权还是属于游戏公司,而我们只拿到视频原作者的授权,法务说提醒我们有这方面的风险。公司以前曾在这方面踩过坑,对这方面还是很敏感的。当时已经是视频正式上线前8个小时,最终讨论还是更换节目会稳妥点。这时候就要想更换节目后,就要注意哪些地方要改。

很幸运的是,与节目相关的台词只有一句,因此需要重新配一句,其他修改的工作量都不大。
四
无论是宣传长图,还是视频的片头包装,都需要通过主视觉图,来维持整个策划设计风格的统一。这次的主视觉图,我们希望是像太鼓达人的那种设计风格。最终呈现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。

而在视频长图页面中,需要注意的问题是,因为后台上传文件大小限制,但是最终视频1.3 G大小,因此就需要分P处理。而往往设计版式都需要提前确定,之后修改会很麻烦。因此我们要提前去预估好要多少P。

这里有个参考,84分钟的1080P视频,通过小丸默认压缩,大概30min/300m
PS:这里尝试过一两个无损分割软件,效果还是不是很好,开头部分还是有卡顿。因此稳妥点的方法还是在工程里分批导出吧~

五
互动环节虽然不是我负责,但是还是值得参考的。节目是以直播的形式,想要吸引用户一直观看,就需要有互动环节,或是奖励才可以,就像春晚红包一样。这部分工作由组内文案进行策划,整体看来还是非常不错的。例如将活动关键字进行拆分,然后分布在每个串场上,可以让想要拿奖励的观众,能一直守着直播看。
PS:活动关键词在视频里需要进行高亮处理,并停留时间长点,因为用户可能会网络波动而漏掉。

其中一个互动玩法的规则
六
视频里是有一段是用户来稿的节目,这类相关节目要尽早确定下来。因为之后还要下达设计需求再到Banner的宣发,每一步都需要耗费时间,信息触达给用户需要一段时间,这样留给作者创作和投稿的时间就变少了。

还有其他的工作,例如节目台本,人物绑定啊以及活动页的直播窗口开发等等,我并没有参与其中,不太熟悉各种情况。因此在这里就没有详细介绍啦。整个活动一些重大的事项都在上面的任务表了。
实际制作
一
我参与制作的节目本身并没有什么难度,值得说一下就是人物的动作。

要做到这样的效果,总的来说就是,要先把人物进行分层,然后再通过木偶工具,将每个部分动起来。
首先是前头发,我用遮罩将它分为三部分,刘海,呆毛,其他




看情况打上木偶钉。这时候要让其动起来,有两种方法。一种是AutoSway脚本来实现,只要选取相应的钉子,就能自动动起来,通过调整参数来改变动起来的的幅度。


这脚本的劣势是,一些复杂点的图,即便打上木偶,没有办法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式动起来,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还没摸透。这就需要第二种方式,手动K帧。

其实手动K帧有时候还是最快的方法-。-只需要打上几个关键帧,做一个完整的动作,再打上循环表达式,就可以一直动起来。

同理,后发的马尾也是这样处理。


眨眼睛这个动作,熟悉以后其实并不难,只是有点繁琐。

依旧是把眼睛通过遮罩方式,分为左右眉毛,上睫毛(有的还有下睫毛),眼球,以及其他。
主要还是上睫毛向下移动同时,眼球通过遮罩让它消失,然后眉毛也跟随睫毛向下移动,幅度小点。最后打个循环表达式,就能一直眨眼下去。
有时候我不打表达式,而是复制关键帧,这样就能更加方便控制什么时候需要眨眼。
当然眨眼还有个更简单的方法,就是使用AE里网格工具,刚开始做动态漫的时候用这个,发现效果不好,后来只能改成这样慢慢K了
嘴巴就是画个三帧做个循环就好。

只有脸部的动作还是有点单调,所以身体部分还做了一个摇摆的动作,用一个空对象进行控制,头发眼睛也同样跟随身体进行摆动。


人物基础动作就是这样完成了。至于头下面的部分,衣服皱褶啥的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动起了,只要把衣服分层分的足够多。更复杂的人物动作,就需要和美术协助,要补图啥的比较麻烦,等到明年再说吧。
二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节目,是由多名作者通过接龙的方式,围绕新年的主题进行漫画的创作。我的工作就是将漫画做成PPT动画。
这里面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
因为是不同的作者创作同一部漫画,会有些地方显得和前面的剧情接不上,虽然这个能在漫画阶段进行修改,但是仍有一小段剧情,是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才发现,,过渡的地方比较突兀,但需要改动的地方较小,再去联系作者修改会费时间。因此制作的时候就需要做一些微调,例如调整部分分镜位置顺序等。
三
另外一个问题就是,视频配音是用AI语音,剪映上面的有音色并无法满足所有角色,因此需要找其他语音。有钱当然可以去用一些付费的音色,效果真的还不错,媲美真人。不过资源有限嘛,只能找点免费的,www.字幕说.com,这次视频用的是这个,感觉还行,就算是一些付费的音色也不贵。

四
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因为公司对于版权还是很看重的,所以音乐选择的范围并不多。虽然可以用一些日本欧美那边的音乐,它们也不会找上门,不过这次活动还是比较重大,还是小心一点好。所以这次制作的节目,除了一两首临时付费买的版权bgm外,其他都是一些可以商用的音乐。
FreePD.com - Free Public Domain Music Creative Commons 0 Completely Royalty Free
ほのぼの可愛いフリーBGMなら!こんとどぅふぇ (conte-de-fees.com)
ネオロック " フリーBGM・無料ダウンロード 魔王魂 (maou.audio)
近未来的音楽素材屋3104式 (cyber-rainforce.net)
我常用的基本上在这几个网站里找了。

至于音效
就是爱给网爱给网_音效配乐\_3D模型\_视频素材_游戏素材_免费下载 (aigei.com)
永远的神
还有的就是抖音合作,黑罐头黑罐头: 一站式素材共享平台 (heycan.com)
音效也是有版权的,不过没音乐那么严格,当然最好还是公司付费购买或者使用可商用的音效。

五
最后就是渲染导出。这次视频的工程,即使是使用较新款的终端电脑,渲染都需要几个小时,而且当时时间紧迫,修改后并没有时间再重新完整导出一边。
因此我将导出的视频放进PR里面,哪一段需要修改,就单独渲染,然后直接在时间线上覆盖,这样就能节省很多时间。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,先尝试在PR里导出,看需要耗费的时间是多少,这样可以确定好deadline,方便我们知道从什么时候就不能修改,避免赶不上直播。

总结
这次活动总的来说还是有惊无险的。在上线的前周六日加班赶视频,终于是赶在直播开始前30分钟,把最终成片导出来。最终成片没有发现影响观众观看体验的错漏。作为首届春晚活动的主创,虽然这过程很累,但是这一份成就还是不可多得的
唠叨几句
最近也快到毕业季了,我觉得啊对于第一份工作,最好还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与行业。因为第一份工作的内容,往往也会影响之后能够跳槽的公司选择。就拿我举例,当时是在7月中才找到工作,是做B站手书区自媒体的,工作内容就是PPT动画嘛。之后被优化后了开始找工作。还是想做相关类型,于是找合适的公司投简历。花了两个星期收到两份offer,一份是快手上的三维虚拟偶像账号,另一个是漫画相关的工作。两份都是和动漫或者说二次元有点关系的公司。
另一方面就是不要沉迷在舒适区里,要努力提升自己。有实力的人可选择的公司才会更多。
而且即便被人优化,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也会更加有底气。
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了,是时候该结束了。今年是本命年,可能是该踏出新的一步的时候了,然而未来的方向依旧飘渺不定,只好慢慢独自前行,保持初心吧~